想知道未来的设计,看这里
各位共读小伙伴,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坚持共读《设计心理学4-设计未来》10天了,在这些天里,大家表现的都非常的不错。坚持打卡做读书笔记,在读书群里交流感想,触发思维的碰撞。读妹摘取了部分书友的读书笔记,希望能给爱读书爱设计的你一点启发。如果你想加入我们,请点击阅读原文。在读点设计公众号回复:001,即可查看《设计心理学4 - 设计未来》的知识包。
1 关于沟通
鬼鬼
之前我还以为这是一本关于未来产品设计的书(好吧,它的确是),不过,读完之后发现这本书讲的远远不止这些。那么问题来了,当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在读什么呢。
首先,这本书第一章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两句独白并不构成一句话,并由此开启了我对于这本书的一个关注方向——沟通。
苏格拉底说,写作是很奇怪的东西,他们与你说话时好像很有智慧,可当你虚心询问他们说了什么,他们只是一再告诉你同样的东西。——《柏拉图:对话录》。
那么我们接着苏格拉底的话来思考几个问题:一,什么是对话?二,什么是交流?三,什么是沟通?
之前我写过一些简易的关于沟通的方法论,其主要关键词之一是“输出”,那不仅仅代表着表达信息,更重要的在于对信息的反馈。小时候我们被告诉,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对话,可我们现在知道书籍是这样一种存在,它只在于表达,既不是一个对话的过程,更不能形成一次完整的交流和沟通。这也体现出我对于读书的态度,这是一个对知识的果实的摘取过程,选择自己需要的,并把它们消化融合进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这本书的第一章讲到一个很有趣的内容——做决策的过程比决策本身更加重要。当我们做决定时没有解释或向多方征询意见,别人既不会相信也不会喜欢这个决定,即使同样的决定,如果经过讨论和辩论而做出的,效果就会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决定的出台过程和执行方式不一样,一个精诚合作互相理解的团队和一个只听从指挥的团队对事情的处理会有很大的不同。
注意其中的几个词,解释,征询,讨论,辩论,这些都可以说是“互动”,而我们所有的这些“互动”都只是为了一个目的——理解。
以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关系,现在回到本书的主题,人与科技之间也是一样的——没机会给人讨论,解释或辩论的科技不是好的科技(这个立场是站在人类的角度来说的)。就像是一个不能与之沟通协商的导航系统,我偏爱某一条路线,即使多花一些时间我也愿意,可它并没有给我这个选项,而且它做决定的方法也并非我所知,摊手。这就像是商业中那些没有员工参与讨论的自上而下的决定,很难得到员工的信任。
但这也并非是导航系统的错,成功的对话需要共通的知识和经验,需要对四周环境,前后脉络,导致的目前情况的历史背景及当事人众多不同的目标和动机都要有所领悟。——这是目前科技的根本局限也可以说是我们之间沟通的局限。
那么如何打破局限,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获得像“自然的共生”一般的理解呢?
风
人与机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文中提到,现在人与机器的沟通是存在问题的,不对等的,人有很多想法,但机器目前只能单一的执行它认为对的,不管你是否同意它的做法,它都会那样去做。希望在未来,实现机器与人对话,沟通协作,达到共赢。
作者以人与汽车为例,详细的介绍了人与机器的未来前景。机器是人发明的,就像文中所说“机器的智慧是在设计者的心中,设计者坐在办公室,难以考虑到许多突发情况”。当然,文中也提到了一些解决的办法,但当机器能像人一样能灵活处理突发事件时,可能会引起人们的恐慌。
人们会不会这样想,我能做的事,机器也能做,我是人,多少会有一些自私的想法,比如工作时间长,累了,想休息一会,放松一下,但机器人不知疲劳,老板会不会辞了我,让机器来代替我,这样,我不是失业了吗?这是设计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Antman
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作者对于现代科技与实际生活的矛盾的理解。之前无论是开车还是操作别的设备工具,也发现了人与设备如何沟通的问题。比如我很讨厌用导航,因为现在的导航发出的信息可以说是是指令似的,我讨厌他,相对于导航,我更喜欢自己把控自己的方向,哪怕走错路。
其实这就涉及到了作者所提到的人和机器的心理学,如何让人与物的沟通更加舒适自然。推及到我们环境设计,就是如何才能让人与我们设计的环境或空间可以更好的沟通,让空间更好的人们服务。
对此问题,作者在第三章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自然的沟通”,让一些自然产生的信息作为状态提示。我觉得这无论是做整体规划还是对我们做细部深化设计,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好的空间环境是为人服务的,一定要人性化,便捷。如何在表达自身设计理念的同时拉近人与环境的距离,不要让人对环境有种陌生感,是我们需要深入考虑的。
2 关于机器
汤
读点设计和读妹构成了一台智能机器……(以下部分我暂且叫读点设计和读妹这台智能机器为“读点智能机器”)
为什么会说这是一台智能机器呢?如果我们这样理解或许会有头绪点:在读点智能机器中网络、微信负责本能层次,读妹负责意识层次部分,就像一台智能汽车,机械负责本能层次,电脑程序负责意识层次。
先把观点抛出来了再来说说我这个观点的由来。
其实平常也看一些书,但这次完全不同,因为有那么一些读书的规则被设定了,规定的时间,规定的任务,导致我有点为了读书而读书的感觉,或许已经潜意识的带着这种情绪在看书。而在书的第一章讲到的关于汽车导航系统的问题时,我就冒出这么一个想法来了。
我在跟读妹说你们就是一台智能机器时她似乎不认账,我怎么会是机器呢?好吧,你这赖皮的机器让我套用书里的观点来看看你是怎么变成一台智能机器的吧,呵呵!
首先有这么一个群规(截取部分内容)1:交保证金。2:完成2次打卡的退还全部保证金。3:完成一次的退40%。4:一次没完成的你的保证金就泡汤啦。5:读书时间2周。童鞋们童鞋们呀!请注意了,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群规就是这台智能机器设定的一个程序,就好比汽车导航系统给您设定的几条固定的路线,要么您选A路线要么您选B路线要么您就把导航关了。同理,要么您打2次卡要么打1次要么不好意思您的押金泡汤了。这是机器和我们的对话,就好比汽车和导航(或自巡航系统),而我就是车里的乘客,上了车我的目的是到一个我想去的地方,到了读点设计我的目的只是换成为了看一本书。
其次,如果单单是这样的对话那就是书里说的人与机器还无法很有效的沟通,然而读点设计可是智能机器哦,“读妹”这个系统程序可不单只会这些功能,“读妹”还设置了一些辅导性和提示性的程序,例如每天的导读和提示打卡的信息,以及一定程度上的互动,就像书中说到的未来的冰箱、汽车、房子。说到底读点智能机器其实已经是一台非常智能的机器了,更确切的说应该是一台人机混合体,但我还是愿意说它是一台智能机器,因为机器和人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有情感而机器没有(当然这里指的是读妹和读点设计构成的这么一个体系,不是指我们的读妹没有情感哦,我相信我们的读妹一定是个情感丰富的漂亮MM哦!呵呵!)为什么说读点智能机器没有感情呢?因为它设定的程序或规则里没有可以再演化出情感部分的元素在,当初它已经把条件提出来了,要么您加入要么不加入,加入后就得按我设定的程序来执行。于是难免出现像那台未来冰箱的情况,冰箱会提示您别在吃鸡蛋了,除非您的血脂下降,但冰箱并不会知道我拿的这个鸡蛋是为了招呼客人的,或许就是书里说到的缺乏共同领域是人与机器无法密切沟通的主要原因,无法密切沟通也就无法体现情感思维。
如果由此来理解的话读点设计和读妹构成的这么一个体系难道不是一台智能机器吗?
扯的有点偏门,但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的话,人与机器的关系无处不在,只是看我们站在什么位置去看,当然以上观点也许极端一点,如果观点成立的话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读点设计和读妹是一台智能机器的话那么又是谁制造了这台机器?
李岩
前几天我在张江高科见客户的时候,那边正好在举行《机器人总动员》的发布会,它们都能说能唱,能讲故事。机器人正在发展,当它们到来时,我们也将面临我们这本书提到的,刚开始他们是玩具,娱乐用品和简单的小宠物。然后他们变成同伴,为我们讲故事,教我们阅读和拼写。它们让我们在远方监控家里的情况(探视老人)等等。
讲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一个关于机器人和空巢老人的故事。老人常年一个人在家,子女没时间相陪,她整天闲来无事除了种种花草,就是一个人坐着摇椅探望远方。某一日她收到一个快递,打开是一个机器人,她装好电池,机器人就工作了,她也从最初的不适应,讨厌,到最后把机器人当作生活中的伴侣,老人很开心。机器人每天看着老人吃着自己做的香喷喷的饭菜,老人能做的就是在机器人胸口红灯亮起的时候帮它换块新的电池。日子就这样很开心很充实的过着,老人一天天变老然后死去,机器人一个人在这所空房子里浇花,打扫房间,然后坐着外面眺望远方,它坐着每天为老人做的所有的事情,一切都井然有序,可是有一天它没电了,它坐在那边安静的,像老人临走时坐在躺椅上那么安详,它也走了……故事讲到这里结束了。未来也许真正有灵魂的机器人出现,可以陪伴更多的孤独的老人,忽然感觉莫名的好期待……
3 关于设计
蒋蒋_匞良
这两天在网上流传比较火的一段视频是马云的一个演讲题目是《想象力是未来社会的最大动力》。思维还在游离马神的教唆,目光不觉地洒在这本书的副标题上“未来设计”,脑袋的一根神经突然好像通了电。
可能和我从事的工作和学习的专业有关,我会按照我的知识结构去理解书中说到的一些用户行为方式、心理体验和一些从未听到过的名词概念。比如打电话的“安抚杂音”,虽然现实中这种声音让人听着不舒服,但是没有这个声音的话就会让人觉得不安心,这是设计者“功能大于形式”的苦心吧。现在人们驾驶汽车时,希望车内越安静越好,但是这种安静也会对获取路况的信息减少,从而增加行车的危险。我想汽车未来的发展也不仅仅去提高舒适度,应该也要加入“自然安全”功能,这样才能到达新的高度。
当然提供信息不止是声音,还可以用其它的方式。书中说到“示能”,我的理解是设计者要让物体自己说话,为自己代言。从城市来看,建筑要为当地的城市代言,因为现在每个城市的建筑都一样,千城一面,城市脸盲,有时当你突然降落在哪个地方,根本分不出自己身在是在北京、广州、南宁、还是长沙。这就是建筑师、城市规划者没有让建筑“示能”。比如我们室内装修界,很多空间设计的很不合理,设计的医院让病人不安心养病,设计的地铁口让乘客找进出口都困难,设计的餐厅不能勾起顾客的食欲,设计的卧室让人睡不着好觉。这些都是没有遵守和运用空间的“示能”作用。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现在的人们是越来越懒惰,懒惰也是人类的天性。我想未来的科技不应一味地再迎合消费者的懒惰。应该在满足懒惰的同时再往回走一步,要把“逆向风险补偿”融合到现在科技产品上。“逆向风险补偿”有一种居安思危的感觉,这样也有很多的体验。
现在设计大多太追求视觉完美,这样掩盖一些“丑”的功能。就像大家都爱吃口味好的菜,不喜欢吃口味差的菜,但营养是要多样化,均衡的。设计师对于客户,就像厨师对于顾客,只讨好口味,没有考虑营养。顾客现在多数也是追求口味而抛弃营养,顾客是上帝,所以也投其所好。顾客之间又进行攀比,所以就恶性循环。如果厨师懂点医学,懂养身,引导顾客点餐消费,顾客又开始关系自己的营养。这样才是好的沟通,也就达到了“逆向风险报偿”。
秀荣
科学与设计,两者共生,互为关系。在设计中,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的关系,可以借用“情理”来解释。“情”代表着感性的活动元素,“理”则代表着宇宙万物不变的规律。有情有理,才是设计的完美思维。通情,使我们的设计人性化,达理,使得设计合乎使用的原理。
那么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看设计思维,艺术设计有严谨理性的一面,也有轻松活泼,感情丰富的一面。只有将理性和感性共同融会其中,科学与艺术才会以独特的方式在艺术设计中体现出来。设计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体,二者密不可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