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索引
开启左侧

新硬件的红旗还能打多久?

[复制链接]
邢远 发表于 2015-5-23 23: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2012年初开始关注新硬件。那时候,每天这个领域都有新鲜事发生,和业内朋友见面聊天,大家的眼里都发着光。三年后,依然在这个领域奋力拼杀的还是之前的熟面孔,新人也有加入,不过不多。大家各自的业务都没啥太大的起色,眼里的光都落了灰,小聚的时候,问"最近有啥有意思的东西么?"苦笑着摇摇头,看向一旁。

三年前这么热闹的新硬件,一堆人嚷着"今年是新硬件元年,下一个风口将至",怎么现在变的如此冷清?许多朋友开始反思,这行是不是选错了?这股寒潮还有多久?新硬件到底有没有未来?

我想了很久,最后的答案是,新硬件的未来是光明的,之所以现在看着如此冷清,不是因为行业本身发展过慢,而是因为我们对它的期望太高。

人类对新行业的预估总是存在系统性偏差

自然界有两种变化方式,其一是线性变化,这种变化的速度是恒定的,很好理解。比如我在家门前种树,第一天种一棵,之后每天比之前多1万棵,10天就是9万棵树,足够盖住一座小山了,20天就是19万棵,100天就是99万棵,已经是个一片挺大的树林了。

其二是指数型变化,它和线性变化完全不一样,起初看起来没什么,一直是小小的,突然有那么一刻,它就成了庞然大物,完全超出你的理解范围。还是拿种树举例子,如果第一天种1棵,之后每天种的树都是前一天的两倍,10天就会种下一千多棵,相比前一例只有百分之一,20天就是100万棵,已经反超5倍了,100天就是100万亿亿亿棵,全地球所有的树可能也没这么多。

用图来解释就是这样的。

9051374658396290971.jpg


同样是从一颗树开始的,线性变化的未来是可以预见的,因为变化速度是固定的。但是指数型变化的未来是难以预期的,最初增长的很慢,但是过了某个节点之后,突然就搭上火箭般开始攀升了。

身处在指数型变化前期的人类,很容易以线性思维去预测未来,得出的结论就会严重失真。而IT行业正巧是一个指数型增长多发的行业,摩尔定律支撑着早期计算机行业的指数发展,狠狠打了那些说"世界只需要三台计算机"的人的脸,平台与应用之间的正反馈效应又促成了移动生态的繁荣,让那些早期不重视移动平台的公司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screen-shot-2015-05-12-at-6-05-30-pm1.jpg

新硬件的发展很显然也是一个指数型变化的过程。新硬件的核心,是让更多设备接入互联网,收集数据,反馈给用户更便利的服务和体验。这个过程中,联网的设备越多,收集的数据维度越多,能提供的服务也会更精准更丰富,相应的用户活跃度也会更高,又是一个正反馈的闭环过程。

唯一不幸的是,作为一个新行业,新硬件在指数发展的早期需要经历一段漫长的缓慢蓄力期。

新硬件本身是个慢工出细活的事

除了人类认知系统的偏差之外,硬件本身的一些行业特质更是让冷清的现状雪上加霜:高投入,周期长,难有大突破。

先说高投入。同软件行业叫几个哥们带上电脑就可以开工不一样的是,硬件在早期的投入是非常大的。做一个网站或者App,厉害的全栈工程师可以一人把前段后端包了,连带搞定产品和设计,自己出去刷脸跑跑市场,理论上一个人就能搞定。如果做硬件,你会发现需要许多不同角色的技能,而且很难兼得,比如懂工业设计的通常不会软件,懂供应链管理都又很难做好结构设计。于是创业之初你就需要一个更大的团队才能起航。

除了人力成本,后续的生产过程中,还需要提前备货,一大笔定金就得交给供应链了;开卖之后,你还得忍受某些强势渠道的超长账期;这些搞定之后,你还需要考虑,如果要起量,如何获得最初那笔起量的启动资金,不然盲目起量后一旦现金流转不开,公司可能就要挂了。

再说周期长。开发一款软件,通常三个月的时间差不多了,有bug也没关系,快速迭代更新就好。但是在硬件里几乎没有快速迭代这么一说。如果你卖给消费者的硬件有结构性bug,你是没法通过远程升级来解决的,很多时候能做的就是赶紧召回。在这个背景下,从有idea到第一批产品出货,硬件产品的开发周期通常会长达两年,中途多个环节嵌套,牵一发而动全身。

最后,新硬件现在碰到的许多问题,比如电量不够,多设备通信,传感器精度等,都是需要底层技术突破才能解决的。而底层技术的突破到商业化应用,还有很长的一个过程。

这么艰难的一个行业,怎么突然就被吹成风口的呢?

回头想想,新硬件之所以会被炒得这么热,Google Glass真是功不可没。

google-glass.jpg


12年4月的Google I/O 大会上,Google Glass真的是"从天而降",跳伞员戴着Google Glass从飞机上一跃而下,降落在场馆屋顶,换自行车进场,全程都用Glass直播在大屏幕上,帅的不行。之后很长的时间里,IT行业的几乎所有人都对这个东西青眼有加,不少人认为它有机会成为下一个取代智能手机的计算平台,不少媒体都盯着Glass的一举一动大肆宣传,我们也不例外。试用过Google Glass之后,我对它的前景更是坚信不疑,没错,这就是下一代设备该有的样子。

Google Glass开了这个头之后,许多人都开始涌入这个市场,寻找移动互联网之后的下一个风口。亲历了智能手机突然崛起,迅速席卷全球的态势之后,所有人都希望能赶上新的一波大潮。不少人都认为,新硬件或者万物互联会成为这个大潮的承载体。当时的市场环境下,除了互联网金融之外,没有其他概念可以讲出大故事,于是所有人都把注意力放在这一块了,12年下半年到13年上半年,国内外也冒出了不少挺有新意的产品,有些也拿到了融资,进一步助推了这股热潮。

同期的另一些明星产品,比如Leap Motion,超高精度的手势动作捕捉设备,最开始一部概念视频就让大家激动不已,产品没出就是好几千万的投资;MYO,用肌肉电来控制各种设备,俨然离脑电控制已经不远了;Oculus Rift,最开始在KS上亮相就筹集到几千万美金,还有John Carmack这种神人站台,创立不到两年时间,直接以2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Facebook;iPod之父Fadell领衔的Nest,也是做了不到三年,以32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Google。一时间,所有人都在找中国的Nest和Oculus。

以Glass发布为起点,到Nest被高价收购的这段时间,大家对新硬件的关注度一路攀升,预期拉的非常之高,似乎两年内,智能家居就会走进寻常百姓家,每个人身上都会戴着新设备。

可惜后续的发展完全不是想的那样。新硬件的浪潮涌到了2014年中之后,大家发现情况开始不对了。先是Glass爆出各种负面,项目成员和Brin有染,之后有传言Google要雪藏这个项目,最后的归宿是被合并到了Fadell的硬件团队,可能是主攻企业市场了,也许两年之后,有些医生会戴着改版后的Google Glass做手术吧。

Google Glass讲述的其实是一个典型新硬件的故事,闪亮的开场,持续的曝光,公众高涨的热情,到达高点之后开始爆出各种问题,最后默默找了个台阶下了。医生做手术时用的智能眼镜,其实这个结局不算太难看,有一部分新硬件直接停在宣传视频阶段了,但是比起最开始的"下一代个人计算设备",Google Glass划了个陡峭的波形,沉寂了。

Google Glass并不孤单,明星新硬件产品里,Leap Motion和MYO也有相同的故事。正是这些早期的新星,带着耀眼的光芒来到世间,炫到了众人的眼睛。本来大家就对前方道路的艰险认识不足,光环照耀下,更是信心满满的大步开跑了。上道之后才发现,我靠,到处都是坑啊。

没关系,路还长

有趣的事情是,苹果作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正巧是一家新硬件公司。他家的产品一直事围绕个人计算设备这个中心延伸开来的,公司的大部分利润也是来自硬件的销售。在它三十多年的历史里,有傲人的开局,中途的迷惘和衰败,乔布斯回归后的第二春,现在又开始了可穿戴领域的新探索,同时瞄准着新一代汽车。我会继续长期看好苹果的价值,因为我相信不断升级的个人计算设备给人带来的价值。

apple-product-line-up-100525358-orig.jpg


苹果公司的历史只是新硬件行业的一个缩影。个人计算机是第一个民用级的新硬件,人类可以用它完成许多本来无法想象的事情,计算和编程能力是点金之手。30多年后的今天,新硬件正在大爆发的前夜,计算单元马上就会从之前的PC和手机,扩充到许许多多老旧的设备中去,赋予他们计算和编程能力,让他们获得新生。这件事情的价值是真实而巨大的。

也许,再过30年,当我们回首往事,看着这些新硬件行业里涌现出的像苹果一样有价值的公司时,心里会对现在拼杀在一线的朋友说一句:"Just win,baby."

原创文章,作者:Leon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2973

粉丝3241

帖子9943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 更多
广告位
!jz_fbzt! !jz_sgzt! !jz_xgzt! 快速回复 !jz_sctz! !jz_fhlb! 搜索

智能技术共享平台 - 未来论

关注服务号

进入小程序

全国服务中心:

运维中心:天津

未来之家:天津 青岛 济南 郑州 石家庄

                商务邮箱:xy@mywll.com

Copyright © 2012-2021 未来派 未来论 (津ICP备16000236号-5)